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纳吉的“中国情结”



纳吉的“中国情结”

作者/唐南发专栏 Jun 09, 2009 11:34:39 am

【乱石崩云/唐南发专栏】纳吉:我信任中国”--《星洲日报》 

大马将承认更多中国名校文凭”--《东方日报》
 
从不怀疑大马华裔爱国心”--《南洋商报》
 
鉴于马中两国日益密切的政治,贸易与文化联系,纳吉访华的相关新闻占据中文报章的重要版位无可厚非。上述几个头条,不过随性转载;我真正好奇的,是究竟有多少华裔马来西亚人为其感动?
 
还是让我们回顾纳吉访华之前和期间,国内发生了哪些事情: 

·自五月中旬开始,国营电视台就定时播放“历史回顾”宣传短片,重复指责马来亚共产党的“罪行”。 

·5月29日,“顶尖大学”槟城理科大学收生大摆乌龙,一千多名学子望门兴叹。 

·5月30日,人民公正党最高理事巴德鲁希山及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林吉祥被指公开诋毁纳吉,遭警方传召。 

·5月31日,巫统的喉舌《马来西亚前锋报星期刊》刊载Awang Selamat撰写的《马来人被背叛?》一文,指非马来人为外来者。

·
6月1日,吉隆坡高等法院以逾期达11年为由,判劳勿武吉公满村民败诉,无权申请司法审核要求推翻环境局允许金矿公司以山埃采金的决定。 【点击:已逾越申请司法复核期限 高庭拒开绿灯审山埃采金】

·6月2日 ,瓜拉登嘉楼的贡巴达苏丹米占再纳阿比丁体育馆看台屋顶突然坍塌。
篇幅有限,点到为止。
 
我要说的是:纳吉所发表的一连串“亲华”言论,对改善国内各民族的政经文教等困境有何助益?又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
 
马中选择历史失忆
 
纳吉说他信任中国,并举郑和下西洋不带霸权意图,只求通商为例,强调北京的和平外交;然而,纳吉和中国领导人皆选择性失忆:双方都清楚马共曾于1959年放弃武装斗争,却在两年之后因为中国共产党通过邓小平等领导给予资金援助而继续战斗(注一)。

中共眼看越南共产党羽翼渐丰,中南半岛赤化只是时间问题,乃希望马共和东南亚其他“兄弟党”(fraternal parties)打铁趁热,完成革命输出,这也是毛泽东(右图右)一贯的立场(右图左是马共总书记陈平)。
 
抖出这一段历史,并非论证马中两国不可能再有互信;恰恰相反,成熟的外交关系,本来就应该能够正视历史错误或纠纷,汲取教训,放眼未来,不必刻意压下不表,却作出一些看似言不由衷,甚至言过其实的言论。德国取信于欧洲,不过诚实面对历史;日本失信于亚洲,只因历史诚信不足。
 
把纳吉的谈话放在马中两国关系的历史脉络中看,即刻显得造作和矫情,正合了那句老话:巧言令色,鲜矣仁。纳吉不敢把近日狠批马共及陈平不遗余力的新闻部长莱益斯雅丁带去北京,不就是心虚所使然?【点击:部落格鼓吹共产 莱益斯恫言整肃】
 
承认华教何必舍近求远
 
至于承认中国名校文凭,纳吉不过是在“考虑”的阶段,诸君倒也无须过早兴奋。在国内,独中统考文凭依然举步维艰。如果纳吉打从心底承认华教对国家的贡献,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先从华小师资和校地不足的老问题着手解决。
 
至于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宣布给予独中马来文教师培训以示政府的认可,看似肯定,实为贬低。一来,他认为独中的马来文师资欠佳,这或许是事实,却并非绝对;二来,所谓的“一个马来西亚”必须是以马来文优先,所以他不谈如何提升作为“养子”的华小师资,或如何改善国中华文班的困境,反而要求被政府视为“弃子”的独中先把马来文搞好。【点击:宣布助培训独中国文教师 慕尤丁感谢独中培育人才】
 
纳吉在忙着鉴定中国名校之余,是否也应该花些时间看看国内的教育体系出了什么毛病?既然他相信更多非华人懂得中文将促进我国各民族了解,总不能光说不练啊!
 
最后说到华裔马来西亚人的爱国心,老调重弹了,不必当真。什么叫做“从不怀疑”?难道尊贵的首相先生忘了1987年10月茅草行动前夕“以华人的血洗马来人的剑”的“豪言”出自谁的口中?
 
当纳吉这边厢忙着“保证”,那边厢巫统喉舌和领袖却不断高谈非马来人是外来者,加上一年一度的公共服务局奖学金分配不公平闹剧,如果还有人因为纳吉的这句话而陶醉,活该他将来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惺惺作态的浪漫宣传
 
当然,国家首脑通过外交关系中的民族情结拉抬支持度属正常现象,例如历任美国总统就不忘借同以色列和爱尔兰的良好关系讨好国内犹太裔和爱尔兰裔选民。然而,除此之外,过多的浪漫宣传和不切实际的炒作就显得惺惺作态。据称温家宝总理还以“一门两将相”称赞拉萨和纳吉,如果属实,就大为不智。
 
拉萨(Abdul Razak)或许具有一定的雄才大略,弄权术堪属一流,但其长子(我们的现任首相)却丑闻缠身,对霹雳州的民主建设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要说拉萨虎父无犬子,亦颇为勉强,绝对不值得一个准超级强国的总理美言至斯。
 
文章结束之前,必须提到纳吉以首相身份访华,随扈的团队颇为庞大,开销都应该透明处理。其夫人结伴,情有可原,但把马中关系当作家庭旅游,孩子与母亲拉哈也一并同行,一切费用由谁买单可得要弄得清清楚楚,切莫马虎,身体力行贯彻其倡导的1Malaysia八大价值观之一的“廉正”

 
screen.width-430)this.width=screen.width-430" align="right" border="0" src="http://www.merdekareview.com//upload/news/n932005123528.jpg" style="border-top-style: none; border-right-style: none; border-bottom-style: none; border-left-style: none; 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一言以蔽之,若单凭纳吉一次访华所营造出来的“效应”就能促使华人情归国阵,吾人从此无须论政绩矣。须知当年拉萨和毛泽东握手(右图),并没有改变华人在本国的命运;纳吉正在和中共领导人相互吹捧的当儿,内政部官员也在吉隆坡忙着“剿共”。【点击:充公“含共产成分”T恤 内政部首都商档“剿共”】
 
马来西亚就是这么一个荒谬绝伦的国家,其国运绝非纳吉的中国情结得以改变。
 
注一:参见陈平的《我方的历史》英文版413至436页。






没有评论: